退堂后。
知府李士翱对台下这个仪表堂堂的张白圭十分喜爱,李士翱便有意要考考这位年幼的“学生”,便问道:‘你既已取得秀才功名,想必也曾熟读四书五经了吧’?
“学生只是略有涉及,万万谈不上熟读”。张白圭谦虚地说道。
知府李士翱见张白圭年纪轻轻就懂得谦虚,难得啊,越看越顺眼。
就指着头顶上扁牌四个大字,《明镜高悬》说道:“你可知这四字的出处”。
张白圭顿时心里大骂道“这算是哪门子题目,鬼才知道”。
就在这时,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想起来张白圭的记忆,记忆中张白圭自幼便熟读百书,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,好像几年前张白圭读过的某一本书中有记载。
于是便答道:“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有方镜,广四尺,高五尺九寸,表里有明,人直来照之,影则倒见。以手扪心而来,则见肠胃五脏,历然无碍。”
“不错,不错”,知府李士翱夸奖道。便接着说且再听我一题,说完就提笔在纸上写到“中和育位”。
看着这四个大字清新飘逸、苍劲有力、力透纸背,秀丽颀长、方圆兼备。张白圭心中暗暗拿自己的字与其比较,自愧不如呀。
“中和位育”“靠,这什么意思啊”?张白圭心中暗骂一声。
用脑子想了想张白圭的记忆,脑海中便闪现出一些文字。
有了,不由脱口而出道:“这句话是出自《中庸》第一篇第五句,‘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“不错,那是什么意思呢?”李士翱紧着问道。
“这四个字乃是《中庸》全篇之精髓所在。《中庸分章》上解释道“以中和,明体用之一贯,以位育,明仁诚之极功”。
张成不假思索滔滔不绝道“即是说,‘中和’是目的,待人接物,立言行事都要不偏不倚,谐调适度,如何让做到这一点呢?
‘位育’便是方法。”“如何‘位育’呢”?“朱子曰‘位者,安其所也。育者,遂其生也。’按照朱夫子的解释,‘位育’便是‘安所遂生’。
我读书人应该恪守己身,遵循天道,便可‘位育’便可‘中和’”。看着年仅十三的张白圭滔滔不绝的讲完。
此时知府李士翱被张白圭如此博闻强识震惊的说不出话来,本以为看似随意出题实则暗藏考点,其一考其读书的读而广,其二考其读书的读而精。
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要读这么多书,并且还牢记心中理解其意,是多么难得。
满意夸奖道:“难得难得啊,将来你必成大器啊”。
张白圭连忙躬身回答:“学生多谢府尊的教诲”。
看着眼前这个少年受到府尊大人的夸奖后,不卑不亢,不急不躁、温文尔雅,的确很不一般呀,真是越看越欢喜。
便紧接着说道:“白圭白龟,将来你若做了国朝宰辅总不能还叫张白圭张白龟惹人笑话吧”。
于是便问张白圭,我替你改一名,取一字,你可愿意。
眼前的场景不由地让张白圭突然回想起前世明史上记载到(白圭自小聪颖过人,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。十二岁的白圭参加童试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,李士翱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,长大后尽忠报国,并替他改名为居正)。
不由得惊呆了,心里想道:“难道我就要从此变成真正的张居正了吗”?
不等张白圭回话,一旁的张文明立刻躬身恭敬的说道:“能得府尊大人亲自赐名,是犬子的荣幸,还请府尊大人赐名”。
于是知府李士翱思索了片刻,便引古论今说道:“古人常讲究功成名就”,那我就给你取一单字“成”,“从今以后你改名为张成”,望你将来功成名就尽忠报国,你可满意”?
张白圭被这一幕惊呆了,心里暗道:“难道这是蝴蝶效应吗”?
“由于我这只莫名其妙穿越而来的蝴蝶,引起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”,“本来根据明史记载张白圭应该在十二岁就遇到知府李士翱,替他改名为张居正,由于张成这只穿越蝴蝶的到来,发生了蝴蝶效应历史乱套了以至于同样的故事,时间推迟了一年,到了十三岁的张白圭反而不叫张居正了,而改名为张成了。
张白圭此时内心又喜又惊,于是立刻答道:“学生愿意”。张白圭正暗自窃喜道“从今以后我又可以叫回张成了”。但是随着知府李士翱一句话让他更加震惊。
紧接着知府李士翱说道:“你还没有表字吧”,那我今日就再给你取一表字。
“执政者,所以济变也,成事者,所以居正也”。是为“居正”,望你将来,为官居正,堂堂正正。
知府李士翱的话让张成惊讶的都说不出话来。
莫名其妙从张居正变回张成就已经让张成觉得这历史乱套了,更奇妙的是由于张成这只小蝴蝶穿越而来改变了历史,本来发生微小改变的历史由于历史的惯性,使本来发生一点点偏离历史轨迹却又奇迹般迂了回来,说来说去,现在的我依然叫张居正,或者张成。
知府李士翱今日心情大好,便留下父子二人一起用了晚饭。
饭后李士翱亲自送张成父子二人走出府衙,父子二人千恩万谢感激知府李士翱施援手之恩。
站在府衙门口,正当要告辞时,李士翱问道:“张成在何处就学”。
张文明不好意思答道:“这些年学生年复一年赶考,以致家贫,白圭从未上学”。
李士翱这时两眼微红,回想当年自己年幼时一样家境贫寒,同样读不起书,同样走过这一条路,深知贫寒人家要出一读书人之其艰辛。
于是便让师爷从口袋里掏出了20两纹银递给张文明,用不容拒绝的口气说道:“白圭将来必成国家之栋梁,你要悉心照顾啊”。
张文明这才不安的接下了这锭银元宝,便要告辞。
李士翱淡淡的说道:“从明天就让白圭来府学吧”。听到知府李士翱说道此话,张文明激动的对跪了李士翱下去。
这一年张成做了补府学生。